前十字韌帶術後復健懶人包-桃園物理治療所推薦/中壢物理治療所推薦
前十字韌帶術後復健懶人包
文/楊辰竑
分享懶人包前我們還是先講講簡單講講什麼是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,
為什麼說「重建」呢?筋膜
因為大部分的前十字韌帶斷裂無法以縫合的方式處理,
因此,就需要使用新的移植物,取代原先斷裂的十字韌帶。
最為常見的就是自己肌鍵移植(髕骨肌腱、腿後肌腱)
話不多少我們直接進入主題!!
出院後物理治療原則
術後2-4週:
- ‧消腫止痛
- ‧確保膝蓋能完全伸直
- ‧漸進增加膝關節彎曲角度,4週能達到膝彎曲90度為目標。(註1、註2)
術後4-6週:
- ‧6週達到膝彎曲120度為目標(註1、註2)
- ‧低強度阻力訓練。
術後6-8週:
- ‧加強訓練肌力為主要目標,膝關節彎曲角度沒有受限。
術後9-12週:
- ‧持續加強下肢肌力、並增加本體感覺、與神經肌肉動作控制之訓練。
術後3-6個月;
- ‧更著重於肌力加強,但綜合運動方面仍需額外注意。
術後6個月後:
- ‧可以跑步的活動或其他運動。筋膜
(但要從事較激烈的運動前仍需經由醫師的評估後才能實施)。
※註1:實際角度仍建議主刀醫師依實際手術情況為主
(例:有合併半月軟骨修補、其他損傷…等)
※註2:一般來說手術有合併半月軟骨修補者:4-6週膝彎曲不超過90度,並且更應要注意該側腳承重的狀況。
※註3:十字韌帶專用膝護具之關節角度限制:建議聽從開刀醫師指示調整為主,切勿自行更改。一般需穿戴3個月。
總而言之,十字韌帶重建後,膝關節的角度與肌力是很非常直接影響預後與回歸運動絕對關鍵。
常常遇到有個案初期怕痛,忽略了「伸直」的角度,
造成行走一跛一跛,甚至衍生出其他痠痛症狀(腰、髖、小腿等)。
即早安排積極安排物理治療介入,絕不應停留在被動的冷熱敷,
搭配客製專屬的回歸計畫,筋膜
初期可以更快地走出疼痛,按摩
早點解決角度、提升肌力、減少併發的不適,
能夠讓你更快速地回到你熱愛的運動喔!
中壢 得力物理治療所
由一群有各領域專業的物理治療師所組成,
急性、前期的疼痛物理治療,徒手與動作控制優化,
到中期的姿勢矯正、強化到長期的運動健康促進,
還是日常生活緊繃、保健、放鬆,
皆有受過專業訓練、國家考試及格的物理治療師
來安排適合治療與課程。
預約物理治療
# 桃園 # 中壢 # # 青埔 # 物理治療 # 放鬆 # 筋膜 # 徒手治療 # 運動訓練 # 沾黏
# 核心訓練 # 頸部僵硬 # 神經壓迫 # 坐骨神經痛 # 背痛
# 復健 # 按摩# 肩頸酸痛 # 落枕 # 肌肉纖維化 # 運動按摩 # 調理
# 中壢物理治療推薦 # 中壢運動按摩推薦
# 桃園運動按摩推薦 # 青埔運動按摩推薦
# 骨折復健 # 十字韌帶 # 前十字韌帶
#手術復健 #